入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
出处:《寄灭翁禅师》
宋 · 释梵琮
老去隐如虎,难瞒在一班。
入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
舌底千溪水,眉间万叠山。
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
入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
舌底千溪水,眉间万叠山。
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梵琮写给禅师灭翁的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灭翁禅师的敬仰和对其修行境界的描绘。首句“老去隐如虎”形象地刻画了禅师年纪虽大但隐逸如猛虎,难以被世俗所识的特质。接下来的“难瞒在一班”暗示禅师的高深莫测,即使是常人看来容易的事,在他眼中也充满挑战。
“入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运用了象征手法,禅师深入佛法之林犹如入林,看似简单,实则需极高智慧和毅力;而“上树”可能暗指修行过程中的顿悟或超越,对于禅师来说却极其不易。诗人通过这两个对比,突显禅师的修为深厚。
“舌底千溪水,眉间万叠山”进一步描绘禅师的内在世界,以溪水和山峦比喻其言语中蕴含的深邃智慧,以及眉宇间的沉静与深远。最后两句“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表达了对禅师长久修行后定力如磐石,连岁月也无法撼动,甚至使外在事物(如草木)都变得痴顽,不再轻易动摇。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禅师的高深禅定和超凡脱俗,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