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出处:《奉和御制读晋书 其一》
宋 · 夏竦
安石陵霞致,清言振玉音。
鸿勋济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东山高志在,潇洒谢尘襟。
鸿勋济世久,厚德感人深。
朱组虽然袭,虚舟岂易沉。
东山高志在,潇洒谢尘襟。
注释
安石:指王安石。陵霞:形容才华出众。
振:振动,形容声音清亮。
玉音:比喻优美的言辞。
鸿勋:伟大的功绩。
济世:拯救世界,造福社会。
厚德:深厚的美德。
朱组:古代官服上的红色丝带,象征高位。
袭:承袭,担任高位。
虚舟:比喻心志高洁,不为世俗所累。
东山:借用典故,表示隐居后重新出仕的愿望。
高志:高尚的志向。
谢尘襟:超脱世俗,保持高洁的心境。
翻译
王安石才华横溢,言语清新如玉声他的伟大功绩长久地造福世人,深厚的美德深深打动人心
虽然身居高位,但他的心如轻舟,不易沉沦
他心中怀有高尚的理想,超脱世俗,潇洒不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晋书(其一)》中的片段。诗人以赞誉的态度描绘了安石(可能指的是王安石)的高尚品质。"安石陵霞致",形象地赞美他的才情如同超越云霞,言辞犀利而富有魅力。“清言振玉音”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言论犹如美玉般清脆悦耳。接着,诗人称赞安石的丰功伟绩对世人有长久的影响,以及他深厚的道德感召力。
"朱组虽然袭",暗示虽然身居高位,但并未忘本,保持着谦逊。"虚舟岂易沉"运用比喻,表达安石如虚舟般轻盈,不易被世俗的浮华所淹没。最后两句“东山高志在,潇洒谢尘襟”,暗指安石像东晋名士谢安一样,虽隐居但仍怀有高远的志向,超脱尘俗,保持了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歌颂历史人物品德与抱负的诗篇,体现了作者对安石的敬仰和对其人生态度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