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因凉减,蝉声入暮多
出处:《暮坐中庭》
宋 · 杨万里
蚊子因凉减,蝉声入暮多。
有愁无处著,不饮欲如何。
有愁无处著,不饮欲如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蚊子:指夏天常见的昆虫,因天气转凉而数量减少。凉:指气温降低。
蝉声:夏季蝉鸣的声音。
暮:傍晚,黄昏时分。
愁:忧虑、烦恼的情绪。
著:安放,寄托。
饮:喝酒。
如何:怎么办,怎么处理。
翻译
蚊虫因凉意减少,蝉鸣在傍晚增多。愁绪无处安放,若不饮酒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通过对蚊子和蝉声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独自在中庭中的感受。"蚊子因凉减,蝉声入暮多"两句写出了秋末初冬时节的特点,天气转凉导致蚊子数量减少,而蝉声则随着夜幕降临而渐渐增多,这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为一种独特的情感寄托。"有愁无处著,不饮欲如何"两句流露出诗人的心境,他的心情如同暮色一般复杂,内心的忧虑没有具体的对象可以倾诉,仿佛即便是不饮酒也无法驱散这份幽深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境。诗人的笔触轻盈而不失深刻,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内敛与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