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
出处:《双鹦鹉》
唐 · 白居易
绿衣整顿双栖起,红觜分明对语时。
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
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
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
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
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
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绿衣:指鹦鹉的绿色羽毛。整顿:整理,梳理。
红觜:红色的喙,指鹦鹉的嘴巴。
分明:清晰。
始觉:开始觉得。
莽卤:粗鲁,这里形容琵琶弦音不细腻。
吉了:一种会模仿人语的鸟,即鹩哥。
舌参差:舌头灵活,比喻说话或歌唱技巧高超。
郑牛:典故,指郑玄,东汉经学家,能教牛认字。
识字:认识文字。
丁鹤:典故,指丁令威,传说中的仙鹤,能唱歌。
尔亦知:你也知道,指听者了解丁鹤会唱歌的事迹。
白家鹦鹉: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养鹦鹉,此处借指鹦鹉。
解吟诗:懂得吟诵诗歌。
翻译
绿色的羽毛整理着双飞起,红嘴清晰地相对而语。才意识到琵琶的弦音粗糙,方才明白鹩哥的舌头多变化。
郑牛能识字我常常惊叹,丁鹤会唱歌你也了解。
如果说这是白家的鹦鹉,那么在笼中还应会吟诵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两只鹦鹉栖息、嬉戏的情景进行细腻描写,展现了它们活泼可爱的一面。绿衣整顿双栖起,红觜分明对语时,这两句通过对鸟儿外形的刻画,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诗人将鹦鹉的声音比喻为琵琶音色,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传递出一种动听而和谐的感觉。同时,通过“始觉”二字,表达了一种突然意识到、发现美好声音的心理过程。
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这两句诗人提及了其他动物的才华,既是对它们能力的赞赏,也映衬出鹦鹉的特长。诗人的这种写法展现了一种广博的知识面和一种欣赏自然之美的心态。
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这两句则是对自家的鹦鹉进行赞誉,将它们置于笼中,既保有其自由嬉戏,又能听其吟唱,彰显出主人对这些小生灵的喜爱与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那份平易近人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