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
出处:《拟陶潜止酒》
宋 · 梅尧臣
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
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
次诵止足言,行当止田里。
田里止谁亲,止乐山水美。
既止何所助,唯酒与止喜。
以言止不止,未必止为是。
止酒傥不瘳,枉止徒可耻。
止亦随化迁,不止等亦死。
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
次诵止足言,行当止田里。
田里止谁亲,止乐山水美。
既止何所助,唯酒与止喜。
以言止不止,未必止为是。
止酒傥不瘳,枉止徒可耻。
止亦随化迁,不止等亦死。
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多病:身体多病。止:戒断。
惧:担心。
欢:欢乐。
人事:人间世事。
经耳:经常发生。
止足言:知足常乐。
田里:田园。
亲:亲近的人。
止乐:享受乐趣。
瘳:痊愈。
徒:白白地。
随化迁:顺应变化。
等亦死:等待死亡。
慎勿:切勿。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翻译
我因病痛渴望戒酒,但戒不掉病痛依然持续。戒酒怕会失去欢乐,虽然有病也不应轻易放弃。
暂且想戒掉人事纷扰,但人事纷扰难以避免。
接着又念起‘知足常乐’的道理,行动上该回归田园生活。
田园生活中谁能相伴,唯有山水美景能带来乐趣。
既然归隐,又靠什么来慰藉?只有酒和内心的满足。
用言语戒酒不一定正确,戒与不戒都有其道理。
如果戒酒不能治愈,强行戒除只会招致羞耻。
停止与否应随自然变化,不戒也可能如同等死。
切勿宣扬戒酒,戒酒是君子的选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拟陶潜止酒》,他以拟陶渊明的风格,探讨了饮酒与健康、人生选择之间的关系。首句“多病愿止酒”表达了诗人因身体状况而希望戒酒的愿望,但接着笔锋一转,“不止病不已”揭示出饮酒与疾病的复杂关联。诗人认识到,完全戒酒可能会导致生活乐趣的减少,即使在病中也不宜轻易放弃。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暗示饮酒并非唯一的生活重心,但停止人际交往又难以做到。诗人进而引用“止足”典故,表示自己打算回归田园生活,享受自然之美,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断绝社交。“田里止谁亲”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也流露出孤独感。
“止乐山水美”、“唯酒与止喜”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饮酒在诗人生活中的情感寄托作用。然而,诗人并未盲目坚持“止”,而是理智地认识到“以言止不止,未必止为是”。如果戒酒不能治愈疾病,那么强行戒除只会带来羞耻。最后,诗人告诫自己要顺应变化,适度饮酒,保持君子之风。
整首诗通过深入剖析,展现了诗人对饮酒态度的转变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有陶渊明式的隐逸情怀,又有现实生活的考量,体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