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气销来负镆干,许多心事寄毫端
出处:《诞日答为寿者二首》
明 · 卢龙云
壮气销来负镆干,许多心事寄毫端。
已知白社为初服,何得青门遂挂冠。
末路祗怀丛桂隐,秋风又美落英餐。
苍生此日需贤哲,惭愧东山有谢安。
已知白社为初服,何得青门遂挂冠。
末路祗怀丛桂隐,秋风又美落英餐。
苍生此日需贤哲,惭愧东山有谢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在自己的生日时所作,以答谢为他祝寿的人。诗中充满了对个人命运、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国家和民族责任的深切关注。
首联“壮气销来负镆干,许多心事寄毫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曾经拥有过豪情壮志(壮气),但似乎已经消逝,只能将复杂的心绪寄托于笔墨之间(毫端)。这反映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困惑。
颔联“已知白社为初服,何得青门遂挂冠”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处境。白社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和归隐的理想,而青门则可能指代官场或世俗的繁华。诗人似乎在表达,虽然内心向往宁静与自由(白社),但现实却迫使他不得不面对世俗的束缚(青门),难以彻底摆脱功名利禄的诱惑(挂冠)。
颈联“末路祗怀丛桂隐,秋风又美落英餐”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无奈。末路,暗示着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希望像丛桂一样隐居山林,享受自然的宁静。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想象中,也难以完全避开尘世的纷扰(秋风)、享受真正的自由(落英餐)。
尾联“苍生此日需贤哲,惭愧东山有谢安”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他认为在当前的时代,人民需要贤能之士来引领,自己却未能做到如东晋名相谢安那样,为国家做出贡献,表达了深深的自责和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理想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