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残香一夜空,黄鹂魂断无言语
出处:《惜花叹》
明 · 高启
惜花不是爱花娇,赖得花开伴寂寥。
树树长悬铃索护,丛丛频引鹿卢浇。
几回欲折花枝嗅,心恐花伤复停手。
每来花下每题诗,不到花前不持酒。
准拟看花直尽春,春今未尽已愁人。
才留片萼依前砌,全落千英过别邻。
懊恼园中妒花女,画幡不禁狂风雨。
流水残香一夜空,黄鹂魂断无言语。
纵有星星在藓衣,拾来已觉损光辉。
只应独背东窗卧,梦里相随高下飞。
树树长悬铃索护,丛丛频引鹿卢浇。
几回欲折花枝嗅,心恐花伤复停手。
每来花下每题诗,不到花前不持酒。
准拟看花直尽春,春今未尽已愁人。
才留片萼依前砌,全落千英过别邻。
懊恼园中妒花女,画幡不禁狂风雨。
流水残香一夜空,黄鹂魂断无言语。
纵有星星在藓衣,拾来已觉损光辉。
只应独背东窗卧,梦里相随高下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惜花叹》,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诗人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花的珍爱与惋惜之情。首句“惜花不是爱花娇”,揭示了诗人并非单纯喜爱花朵的娇艳,而是借花寄托内心寂寞。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花儿被精心呵护的情景,如“树树长悬铃索护,丛丛频引鹿卢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花的呵护和期待。
诗人通过“几回欲折花枝嗅”表达对花的喜爱,但又因“心恐花伤”而犹豫,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他常在花下题诗饮酒,将花融入生活,寄托情感。然而,“春今未尽已愁人”,春天未尽,诗人却已因花的凋零而感伤。
“才留片萼依前砌,全落千英过别邻”描绘了花开花落的景象,诗人感叹花的易逝,邻居的花也纷纷飘落,更增其愁绪。接下来的“懊恼园中妒花女,画幡不禁狂风雨”则借“妒花女”的形象,暗示自然的力量无法阻挡花的凋零,即使有画幡庇护,也无法抵挡风雨的摧残。
最后两句“纵有星星在藓衣,拾来已觉损光辉”,诗人感慨即使捡起落花,也觉得它们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他只能独自在东窗下回味梦境,想象花儿在梦中与他相伴飞翔,以此聊以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花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