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者水长逝,存者纤云浮
出处:《野兴三首》
明 · 顾璘
落日满秋野,独步登平丘。
山经夜来雨,寒泉出溪流。
缅怀古时人,开荒广良畴。
深山寡人力,劳此千岁谋。
去者水长逝,存者纤云浮。
往来但瞬息,百虑徒煎忧。
不如饮美酒,坐啸空岩幽。
山经夜来雨,寒泉出溪流。
缅怀古时人,开荒广良畴。
深山寡人力,劳此千岁谋。
去者水长逝,存者纤云浮。
往来但瞬息,百虑徒煎忧。
不如饮美酒,坐啸空岩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野兴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山野景象。首句“落日满秋野”以夕阳余晖洒满秋野,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接着,“独步登平丘”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时刻独自漫步,或许带有一丝孤独和沉思。
“山经夜来雨,寒泉出溪流”两句,通过描述山间经过夜晚雨水洗礼后,清冷的泉水从溪流中涌出,暗示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也暗寓着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
“缅怀古时人,开荒广良畴”诗人在此怀念古代先民的辛勤劳动,他们开垦荒地,扩大田畴,展现出对古人智慧和坚韧的敬仰。然而,“深山寡人力,劳此千岁谋”又揭示了这些努力背后的艰辛和漫长岁月。
“去者水长逝,存者纤云浮”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流水不断逝去,唯有轻云飘浮,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最后,“往来但瞬息,百虑徒煎忧”强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使得忧虑显得徒劳。
在面对这些人生哲理时,诗人选择“不如饮美酒,坐啸空岩幽”,认为沉浸在自然的宁静和美酒的欢愉中,比无尽的忧虑更为明智。整首诗以景寓情,借自然景色抒发人生感悟,展现出诗人超脱的心态和旷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