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还九转,法鼓叩三通
出处:《题通妙亭柱》
宋 · 胡仲弓
小亭存古意,雅称道家风。
池水鸭头绿,山茶鹤顶红。
内丹还九转,法鼓叩三通。
若问希夷事,檐铃语未终。
池水鸭头绿,山茶鹤顶红。
内丹还九转,法鼓叩三通。
若问希夷事,檐铃语未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小亭:一个小巧的亭子。古意:古老的意境或传统。
雅称:恰当的赞誉或符合。
道家风:道家的风格或理念。
池水:池塘的水。
鸭头绿:形容水色翠绿如鸭头。
山茶:山上的茶树。
鹤顶红:形容山茶花颜色鲜艳似鹤顶。
内丹:道教修炼中的内丹。
九转:修炼过程中的九次重大转变。
法鼓:象征性的法器,用于召集或引导。
三通:三次击鼓,表示某种仪式或信号。
希夷:道教中指玄妙、深奥的事物。
事:事情或疑问。
檐铃:悬挂在屋檐下的铃铛。
语未终:铃声还在继续,暗示话题未完。
翻译
小亭蕴含古老韵味,非常符合道家的风格。池塘水色如鸭头般翠绿,山茶花仿佛仙鹤头顶般鲜红。
修炼内丹已达到九转的境地,法鼓敲响了三次信号。
如果有人询问关于玄妙的事,屋檐下的铃声还在低语未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小亭子,充满了古朴的韵味,与道家的清雅格调相得益彰。诗人通过池水的颜色——鸭头绿,以及山茶花的色泽——鹤顶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与鲜明。内丹修炼的神秘过程被提及,暗示了亭子可能与道教修行有关,法鼓三通则增添了仪式感。最后,诗人以檐铃声未完为结,留下想象空间,让人对通妙亭中的深奥之事产生好奇。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道家文化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