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谁能识,交游得细论
出处:《挽杨邦宁》
宋 · 彭龟年
心事谁能识,交游得细论。
有居多水竹,此世老丘园。
遗恨成千古,无人作九原。
晚来风政恶,不忍赋招魂。
有居多水竹,此世老丘园。
遗恨成千古,无人作九原。
晚来风政恶,不忍赋招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心事:内心的忧虑或想法。识:理解。
交游:交往的朋友。
细论:详细讨论。
居多:众多。
水竹:水边的竹林,象征清幽。
丘园:乡村园林,代指田园生活。
遗恨:遗留的遗憾。
千古:永远,千秋万代。
九原:古人对死后埋葬之地的称呼。
晚来:傍晚。
风政:风雨。
恶:猛烈。
赋:吟诵。
招魂:古代诗歌形式,召唤亡者的灵魂。
翻译
心中的忧虑谁能理解,与朋友深入交谈才知一二。居住之处环绕着水竹,此生只想在田园度过。
遗憾成为永恒,却无人能填补这空缺。
傍晚时分风雨凄厉,我无法吟诵悼亡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所作的挽诗《挽杨邦宁》。诗中表达了对故友杨邦宁深深的哀思和惋惜之情。首句“心事谁能识”揭示了诗人对亡友内心世界的理解之深,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交游得细论”回忆了与杨邦宁交往时的亲密无间,共享知心话的时光。
“有居多水竹,此世老丘园”描绘了杨邦宁生前的生活环境,可能是一位隐居于山水之间的高士,过着宁静淡泊的日子。然而,“遗恨成千古,无人作九原”则表达了对杨邦宁身后无人能继承其志或理解其遗憾的悲痛,以及对逝者长眠的哀悼。
最后两句“晚来风政恶,不忍赋招魂”以景寓情,晚来的恶劣风雨象征着世事变迁,诗人难以忍受这样的凄凉情境,只能借招魂之词寄托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故友深切的怀念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