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白云长饮泣,独依青冢竟忘还
出处:《荣孝子泂泉出山》
清 · 陆天仪
曾逢社集到香山,醉墨淋漓翠管斑。
一去白云长饮泣,独依青冢竟忘还。
神游米芾烟峦外,身在坡仙梦想间。
何意远公重握手,共来花下坐禅关。
一去白云长饮泣,独依青冢竟忘还。
神游米芾烟峦外,身在坡仙梦想间。
何意远公重握手,共来花下坐禅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发现泉水从山中涌出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哲思。首句“曾逢社集到香山”,以“曾”字暗示了故事的过去时态,点明了地点为香山,引人遐想。接着,“醉墨淋漓翠管斑”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孝子的深情厚意比作淋漓的墨迹和翠绿的竹管斑痕,形象地表达了孝子对泉水的珍视与感动。
“一去白云长饮泣,独依青冢竟忘还”两句,通过“白云”和“青冢”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托哀思的氛围。白云象征着孝子内心的悲痛与不舍,青冢则可能暗指孝子思念的亲人之墓,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悼念之情。孝子独自倚靠青冢,似乎已经忘记了归途,流露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神游米芾烟峦外,身在坡仙梦想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这里借用了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和诗人苏轼(号东坡居士)的典故,表达了孝子在精神上超越了现实,仿佛与两位历史上的艺术大师一同遨游于山水之间,享受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展现了孝子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艺术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何意远公重握手,共来花下坐禅关”以“远公”代指东晋高僧慧远,暗示了孝子与远古圣贤之间的精神连接。他希望与远公再次相会,在花下共同坐禅,体验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深度结合,赋予了整首诗以深远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孝子对自然、艺术、历史以及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