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湍逆浪不可名,舟楫颠危往来扼
出处:《过张秋即事》
明 · 王缜
五月雨淫河水急,奔腾澎湃淼无迹。
沙飞石走鱼龙惊,竹木横漂堤岸决。
白日时闻风雨声,夜深更觉鲛人泣。
惊湍逆浪不可名,舟楫颠危往来扼。
我从此地偶经过,目眩心烦宛如噎。
方今国赋半江南,岁运尽资河水力。
河水横流苦如此,人力飞挽何能及。
呜呼,几时复见伯禹功,地平天成圣明悦。
沙飞石走鱼龙惊,竹木横漂堤岸决。
白日时闻风雨声,夜深更觉鲛人泣。
惊湍逆浪不可名,舟楫颠危往来扼。
我从此地偶经过,目眩心烦宛如噎。
方今国赋半江南,岁运尽资河水力。
河水横流苦如此,人力飞挽何能及。
呜呼,几时复见伯禹功,地平天成圣明悦。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缜的《过张秋即事》描绘了五月时节,暴雨连绵,河水暴涨的壮阔景象。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洪水肆虐的场景:雨水淫淫,河水汹涌,奔腾不息,仿佛失去了踪迹。沙石翻滚,鱼龙惊慌,竹木横漂,堤岸决口,一片混乱。白日里风雨交加,夜晚则仿佛听到鲛人的哭泣,水势之大,难以言喻,船只颠簸,航行困难。
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洪水带来的震撼与不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水利建设的迫切需求。诗中提到,国家赋税几乎一半来自江南地区,而运输物资全靠河流之力。然而,面对如此严重的洪水灾害,人力的补救显得微不足道。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期盼着像古代治水英雄大禹那样的伟人出现,能够解决水患,使大地恢复平静,让上天和人民都感到喜悦。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险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斗争的主题,以及对理想治理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