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骄富贵,立朝如在山
宋 · 谢逸
进不骄富贵,立朝如在山。
退若羞贫贱,林泉作阓阛。
喧静本无相,了在一念间。
人皆谙此理,何事可作难。
每月一会面,十客九不閒。
良时况易失,逝者不复还。
老境不汝贷,毛发半已斑。
游从皆胜事,栖息况禅关。
兹会若不勉,对客恐厚颜。
诸人胸旷达,高韵不可攀。
此意固同晓,作诗勉我顽。
退若羞贫贱,林泉作阓阛。
喧静本无相,了在一念间。
人皆谙此理,何事可作难。
每月一会面,十客九不閒。
良时况易失,逝者不复还。
老境不汝贷,毛发半已斑。
游从皆胜事,栖息况禅关。
兹会若不勉,对客恐厚颜。
诸人胸旷达,高韵不可攀。
此意固同晓,作诗勉我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游逍遥寺》,通过“山”字为韵脚,描绘了逍遥寺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进不骄富贵,立朝如在山”,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富贵的态度,即使在高位也不骄傲自满,如同置身于山中一般,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接着,“退若羞贫贱,林泉作阓阛”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贫贱的态度,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如同在山林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喧静本无相,了在一念间”点明了喧嚣与宁静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在一念之间,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环境的超然态度。“人皆谙此理,何事可作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认为理解了这些道理之后,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不再成为阻碍。
接下来,“每月一会面,十客九不閒”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的情景,即使时间有限,也总能留下美好的回忆。“良时况易失,逝者不复还”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因为美好的时刻总是稍纵即逝。“老境不汝贷,毛发半已斑”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年华渐逝,白发已生。
最后,“游从皆胜事,栖息况禅关”赞美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在禅关中寻求心灵宁静的体验。“兹会若不勉,对客恐厚颜”表达了诗人希望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以免面对朋友时感到羞愧。“诸人胸旷达,高韵不可攀”赞扬了朋友们的胸怀开阔与高雅的风韵。“此意固同晓,作诗勉我顽”则是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勉励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逍遥寺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时光、自然之美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