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将传响,明河可问津
出处:《奉送大司徒王公入贺万寿》
明 · 王世贞
嵩岳将传响,明河可问津。
锦帆悬日月,朱履蹑星辰。
陛下唐虞主,司农社稷臣。
倘陈金鉴录,须及茧丝民。
锦帆悬日月,朱履蹑星辰。
陛下唐虞主,司农社稷臣。
倘陈金鉴录,须及茧丝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恭送大司徒王公入贺万寿而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王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使命的期待。
首联“嵩岳将传响,明河可问津”以嵩山的回响和银河的渡口为喻,表达了对王公即将开始的重要旅程的期待与祝福。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象征着崇高与威严;明河即银河,古人常将其视为沟通天地的桥梁,这里暗含着对王公能够跨越重重困难,达成使命的期许。
颔联“锦帆悬日月,朱履蹑星辰”进一步描绘了王公出行的壮丽景象。锦帆象征着华丽与尊贵,日月则代表光明与永恒,暗示王公的行程将如同日月般照亮前路,永载史册。朱履和星辰则寓意着王公的行动将如履平地,轻松自如,同时也能洞察宇宙的奥秘,把握命运的轨迹。
颈联“陛下唐虞主,司农社稷臣”点明了王公的身份与职责。唐虞主指的是古代圣明的君主,这里借指当今皇帝,表达了对王公作为朝廷重臣,肩负国家安危的敬佩。司农则是古代官职,负责农业和粮食供应,此处比喻王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
尾联“倘陈金鉴录,须及茧丝民”寄寓了对王公的期望。金鉴录意味着王公应像古代的镜子一样,公正无私,为百姓谋福利。茧丝民则是比喻细微的民生问题,强调王公在处理国家大事的同时,也不忘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体现出其治国理政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既赞美了王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