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罢宾客散,家贫僮仆顽
出处:《再用恢大山韵三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官罢宾客散,家贫僮仆顽。
尚有此阿堵,苔钱何斑斑。
酒从田父饮,果听邻人攀。
四壁夜无盗,焉在门常关。
浪作送穷文,五鬼驱复还。
士各行乃志,慎毋赋招山。
尚有此阿堵,苔钱何斑斑。
酒从田父饮,果听邻人攀。
四壁夜无盗,焉在门常关。
浪作送穷文,五鬼驱复还。
士各行乃志,慎毋赋招山。
注释
官罢:官职结束。宾客散:宾客离去。
家贫:家中贫困。
僮仆顽:仆人顽劣。
阿堵:这里指财物。
苔钱:积满灰尘的钱币。
斑斑:斑驳可见。
田父:田野老农。
攀:采摘。
四壁:四面墙壁。
盗:盗贼。
门常关:常闭家门。
浪作:随意写。
送穷文:古代文章名,寓意摆脱贫困。
五鬼:象征贫穷和困苦。
驱复还:驱赶后又回来。
士:读书人。
各:各自。
行乃志:追求自己的志向。
慎毋:切勿。
赋:强求。
招山:比喻难以实现的目标。
翻译
官职结束宾客离去,家中贫困仆人顽劣。虽然还有这些财物,积满灰尘的钱币斑驳可见。
饮酒来自田野老农,水果采摘听邻居呼唤。
夜里四面墙壁空荡,无需常闭家门防盗。
我随意写下《送穷文》,五鬼被驱赶又返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切勿强求如招山一样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官职卸任后,家境贫寒、宾客稀少的凄凉景象。"官罢宾客散,家贫僮仆顽"表明官员生涯结束,朋友和客人也随之而去,家庭经济困难,只剩下懒惰的奴仆。"尚有此阿堵,苔钱何斑斑"中的“阿堵”应指家中残存的一点财物,而“苔钱”则形容青苔覆盖的古钱,暗示岁月沧桑和物是人非。
接下来的"酒从田父饮,果听邻人攀"可能是在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喝农家自酿的酒,也还是要依靠邻里间的互相帮助。"四壁夜无盗,焉在门常关"则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安稳感。
"浪作送穷文,五鬼驱复还"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己贫穷境况的无奈,以及可能面临的外界压力和诱惑。最后的"士各行乃志,慎毋赋招山"则是对士人的劝勉,提醒他们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要轻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贫穷生活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守和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