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湘楚晚,水凉天亦澄
出处:《新秋霁后晚眺怀先公》
唐 · 齐己
雨霁湘楚晚,水凉天亦澄。
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鸟列沧洲队,云排碧落层。
孤峰磬声绝,一点石龛灯。
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
鸟列沧洲队,云排碧落层。
孤峰磬声绝,一点石龛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雨霁:雨停后天气放晴。湘楚:指湖南地区,古代楚国的一部分。
晚:夜晚。
水凉:水面变凉。
天亦澄:天空变得清澈明净。
山中:山区里。
应解夏:指夏季结束,佛教中指僧侣结束雨安居。
渡口:过河的地方。
行僧:行走的僧人。
鸟列:鸟儿排列成行。
沧洲队:指飞往江河中小岛的鸟群,沧洲指水边之地。
云排:云层排列。
碧落层:形容云层高耸,碧落指天空。
孤峰:孤独的山峰。
磬声绝:钟声停止,磬是佛教中的打击乐器。
石龛灯:石窟中的灯火,龛指凿在岩石上的神佛像小室。
翻译
雨停后湖南的夜晚来临,水面凉爽天空也变得清澈。山中应当是夏天渐消的时候,渡口处可见行走的僧人。
鸟儿们排列成队飞向江中的小岛,云层堆叠高耸直入青天。
孤独的山峰中钟声已经停止,只看见石窟里的一点灯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霁雨过后的景象。起始两句“雨霁湘楚晚,水凉天亦澄”表明了秋雨初歇,气候转凉,天空清澈见底的景色。接着,“山中应解夏”一句虽说是夏日的热意已渐消退,但在深秋之际提起,或许是在强调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渡口有行僧”则描绘了一位行走于渡口的僧侣形象,给人以宁静、孤独之感。接下来的“鸟列沧洲队,云排碧落层”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群鸟栖息在沙洲上的景象,以及天空中层叠的云彩,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
最后,“孤峰磬声绝,一点石龛灯”则描绘了一处偏僻的山峰之上,传来磬石清脆的声音,以及隐约可见的石室灯火。这两句不仅形象鲜明,而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寂静幽深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新秋霁后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先公怀念之情。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意境深远而含蓄,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