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鉴湖三百里,棹船高咏谪仙诗
出处:《题一镜亭》
明 · 刘崧
一镜亭前看绿池,纤云不动晚风迟。
团光翡翠惊相避,照影芙蓉欲并窥。
海兔浴毫凝夜白,水虫书字散寒漪。
安得鉴湖三百里,棹船高咏谪仙诗。
团光翡翠惊相避,照影芙蓉欲并窥。
海兔浴毫凝夜白,水虫书字散寒漪。
安得鉴湖三百里,棹船高咏谪仙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一镜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池塘秋夜图。首句“一镜亭前看绿池”,以“一镜”比喻池水如镜,展现出水面的平静与清澈。次句“纤云不动晚风迟”,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宁静,连轻云也似乎停止了飘动,晚风也显得格外缓慢。
第三句“团光翡翠惊相避”,通过写翡翠鸟对池中倒影的反应,生动地描绘出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仿佛连鸟儿也为这明亮的月色所惊。第四句“照影芙蓉欲并窥”,以芙蓉花映照在水中,如同在偷偷打量自己的倒影,增添了池塘的生机和情趣。
第五句“海兔浴毫凝夜白”,将月亮比作海兔(传说中的月兔),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皎洁如洗,洒在毛笔上,仿佛在书写着夜晚的寂静。最后一句“水虫书字散寒漪”,借水中的小生物在涟漪中仿佛书写文字,寓意着生命的微小与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一镜亭前的池塘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流露出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谪仙般超凡才情的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