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贵人无恙否,剥肤巧吏尚依然
出处:《闻湖寇》
宋 · 陈耆卿
淮上兵戈血染川,浙河饿莩骨盈船。
又闻寇盗湖南起,不觉迟回夜半眠。
食肉贵人无恙否,剥肤巧吏尚依然。
吾皇圣德如天大,谁采吾言作奏篇。
又闻寇盗湖南起,不觉迟回夜半眠。
食肉贵人无恙否,剥肤巧吏尚依然。
吾皇圣德如天大,谁采吾言作奏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兵戈:战争器械,此处指战争。饿莩:饿死的人,形容饥荒严重。
寇盗:强盗或叛乱者。
迟回:犹豫不决,辗转反侧。
食肉贵人:有权势的富人。
剥肤巧吏:指残酷剥削人民的官吏。
圣德:皇帝的高尚品德。
奏篇:向朝廷呈上的建议或报告。
翻译
淮河战事鲜血染遍大地,浙江河中饿殍的白骨堆满船只。又有湖南贼寇兴起,我不禁辗转反侧直到半夜难以入眠。
权贵们依旧享用美食无忧,苛刻官吏剥削百姓的手段依然如故。
我皇圣明的德行犹如苍天般广大,但有谁会采纳我的谏言写成奏章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惨状。首句"淮上兵戈血染川"展现了淮河流域战争的残酷,鲜血染红了河流,暗示着生灵涂炭。"浙河饿莩骨盈船"进一步揭示了饥荒的严重,饿殍遍野,连船只都被死者的白骨填满,令人触目惊心。
诗人接着写到"又闻寇盗湖南起",表达了对湖南地区新起的盗贼之患的忧虑,这使得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显示出他对国家局势的深深关切。"食肉贵人无恙否"一句,讽刺了那些权贵在战乱中依旧过着奢侈的生活,不知民间疾苦。"剥肤巧吏尚依然"则揭露了官吏的贪婪和残暴,即使在这样的动荡时期,他们依然压榨百姓。
最后,诗人以"吾皇圣德如天大"表达对皇帝的尊崇,但也含蓄地批评了朝廷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未能听到底层人民的疾苦。他期待有人能将他的呼声转化为奏章,传达给最高统治者,以期引起变革。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贫富悬殊,以及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公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