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朝催间架钱,西山夜拾回中矢
出处:《三松老人歌》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三松老人七十一,箬帽棕鞋神奕奕。
座上支颐避世翁,少年走马长安客。
长安此日车如风,十人五人衣衫同。
卖术黄银殷七七,搊筝翠袖张红红。
西苑楼台飞百尺,洛阳贾人进花石。
宣政门开候赐钱,杜陵日暮分曹弈。
大艑十丈封黄罗,彄环一寸如清矑。
织罽先呈尚衣局,饰珰共宴卖珠胡。
二月高梁走燕九,小儿缘橦女射柳。
马客虬须笑系鞭,蛾姬辅靥呼尝酒。
贺老琵琶李谟笛,兴庆楼前初下直。
曲曲新声我辈闻,五侯宣索知何及。
玉河归骑景阳钟,曳缟乘胜胜日中。
醉值金吾争道过,将军司隶与钱通。
二十年来重到此,不见当年游侠子。
南陌朝催间架钱,西山夜拾回中矢。
老夫濩落复何求,寒笛江潭独倚楼。
一身结客半天下,万里归来空白头。
座上支颐避世翁,少年走马长安客。
长安此日车如风,十人五人衣衫同。
卖术黄银殷七七,搊筝翠袖张红红。
西苑楼台飞百尺,洛阳贾人进花石。
宣政门开候赐钱,杜陵日暮分曹弈。
大艑十丈封黄罗,彄环一寸如清矑。
织罽先呈尚衣局,饰珰共宴卖珠胡。
二月高梁走燕九,小儿缘橦女射柳。
马客虬须笑系鞭,蛾姬辅靥呼尝酒。
贺老琵琶李谟笛,兴庆楼前初下直。
曲曲新声我辈闻,五侯宣索知何及。
玉河归骑景阳钟,曳缟乘胜胜日中。
醉值金吾争道过,将军司隶与钱通。
二十年来重到此,不见当年游侠子。
南陌朝催间架钱,西山夜拾回中矢。
老夫濩落复何求,寒笛江潭独倚楼。
一身结客半天下,万里归来空白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吴伟业所作的《三松老人歌》,描绘了一位名叫三松老人的隐士形象。诗中老人虽年逾七旬,但精神矍铄,穿戴简朴,仿佛远离尘世的隐者。他年轻时曾是长安的游子,见证了都城繁华的景象。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社会的浮躁和权贵的奢侈,如金银交易、花石献媚、权臣游乐等。
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老人对过去荣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他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只剩下一身白发,感叹岁月无情,昔日的游侠子已不复见。老人的生活清贫,但仍坚守自我,独倚江潭,吹着寒笛,显得孤独而坚韧。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通过对老人形象的刻画,寓言式地反映了明末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