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疏星淡月秣陵秋,独客翛然动远愁全文

疏星淡月秣陵秋,独客翛然动远愁

出处:《中秋鸡鸣寺独坐
明 · 陈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独客翛然动远愁
万里音书悬北雁,孤山风物异南楼。
光摇石室凉应透,影落银河净欲流。
是处旅魂惊不定,清砧遥夜送声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在鸡鸣寺独坐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疏星淡月秣陵秋,独客翛然动远愁”,以疏星淡月和秣陵(今南京)之秋景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此的孤独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深远愁绪。

颔联“万里音书悬北雁,孤山风物异南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寄托于北飞的大雁之上,表达了对家书的渴望;同时,通过对比“孤山”与“南楼”的不同景象,更加强化了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怀念。

颈联“光摇石室凉应透,影落银河净欲流”,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石室中光线摇曳,似乎能穿透清凉的空气,银河的倒影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清澈,仿佛要流淌一般。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是处旅魂惊不定,清砧遥夜送声幽”,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无论是旅居他乡的魂魄,还是远处传来的砧声,在这静谧的夜晚都显得格外清晰,触动着诗人的思绪,让他的心绪难以平静。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