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偶然来,起念知三更
出处:《水西亭夜坐》
清 · 袁枚
明月爱流水,一轮池上明。
水亦爱明月,金波彻底清。
爱水兼爱月,有客登西亭。
其时万籁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风来一齐倾,露零萤火湿,屟响蛩语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
坐久并忘我,何处尘虑撄。
钟声偶然来,起念知三更。
当我起念时,天亦微云生。
水亦爱明月,金波彻底清。
爱水兼爱月,有客登西亭。
其时万籁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风来一齐倾,露零萤火湿,屟响蛩语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
坐久并忘我,何处尘虑撄。
钟声偶然来,起念知三更。
当我起念时,天亦微云生。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水西亭夜坐》,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夜晚坐在水西亭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首句“明月爱流水”,以拟人手法写出明月与流水之间的相互倾慕,形象生动。接下来,“水亦爱明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交流,而“金波彻底清”则描绘了月光洒在水面的清澈景象。
诗人通过“爱水兼爱月”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引出“有客登西亭”的场景,此时万籁俱寂,只有秋花散发出微微香气,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荷花随风摇曳,露水打湿萤火,脚步声和虫鸣声一时停止,诗人深感自然界的玄妙变化。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法则的领悟,心灵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最后,“坐久并忘我”写出了诗人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忘却自我,直到远处的钟声提醒他已至深夜。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夜思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