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出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其四》
宋 · 苏轼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注释
献花:献花游赏。木兰桡:木兰花舟。
细雨:小雨。
湿:打湿。
翠翘:装饰有绿色羽毛或饰品的头饰。
芳洲:长满花草的水洲。
杜若:一种香草。
吴儿:指吴地的人。
楚辞:古代楚国的一种文学体裁。
招:召唤,引申为美景。
翻译
少女们划着木兰花舟献花游赏,细雨中船桨轻摇,水汽打湿了她们头上的翠翘装饰。广阔的水洲上生长着香草杜若,当地的吴地青年却不懂得欣赏楚辞中的美景召唤。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与自在。诗中“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游女手持木兰花,在细雨和斜风中行走,她的衣饰因湿气而显得更加翠绿。这里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观察,更表现出他对生活情趣的享受。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幽默。芳洲盛产杜若(一种香草),而吴地的孩子们虽然不懂得《楚辞》中的典故,但仍能在自然中找到乐趣。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调侃,也反映了苏轼对于生活本身的热爱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他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