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脸拂新红,酒入娇眉眼,薄衣减春寒
出处:《恨春迟 其一》
宋 · 张先
好梦才成又断。
日晚起、云亸梳鬟。
秀脸拂新红,酒入娇眉眼,薄衣减春寒。
红柱溪桥波平岸。
画阁外、落日西山。
不分闲花并蒂,秋藕连根,何时重得双眠。
日晚起、云亸梳鬟。
秀脸拂新红,酒入娇眉眼,薄衣减春寒。
红柱溪桥波平岸。
画阁外、落日西山。
不分闲花并蒂,秋藕连根,何时重得双眠。
注释
好梦:美梦。成:开始。
又:再。
断:中断。
日晚:傍晚。
起:起床。
云亸:头发散乱。
梳鬟:梳理发髻。
秀脸:美丽的脸颊。
拂:泛起。
新红:新添的红晕。
娇眉眼:迷人的眼睛。
薄衣:轻薄的衣服。
减:抵挡。
春寒:春天的寒意。
红柱:红色的柱子。
溪桥:小桥。
波平岸:水面平静。
画阁:彩绘的楼阁。
落日:夕阳。
西山:西边的山。
不分:不明白。
闲花并蒂:并肩开放的花朵。
秋藕连根:秋天的莲藕根茎相连。
何时:何时能。
重得:再次得到。
双眠:共享睡眠。
翻译
美好的梦境刚刚开始却又中断。傍晚时分,我懒洋洋地起床,头发散乱如云。她美丽的脸颊泛着新红,酒意让她的眼睛更加迷人,轻薄的衣物抵挡不住春天的寒意。
红色的柱子映衬着溪桥,水面平静,画阁之外,夕阳正缓缓落下西山。
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像闲花并蒂那样长久相伴,如同秋天的莲藕连根,何时才能再次共享双眠之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的梦中情景。她刚从好梦中醒来,却又被日光唤醒。她的云鬓尚未整理,脸颊因新添的红晕显得更加娇嫩,她饮酒过后眉眼间透露出醉意,而薄衣则难挡春寒。
诗中的“红柱溪桥波平岸”与“画阁外、落日西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居住的环境:一座古朴的木制桥旁,溪水平静;而她所在的精致画阁之外,夕阳正缓缓降落在远处的山峦间。
最后,“不分闲花并蒂,秋藕连根”暗示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她希望能够重返那份梦中的双人共眠之乐,但这份渴望却如同难以分离的并蒂花和相连的藕草一般,似乎无从实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女子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欢乐的无奈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