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诸奇不可穷,石梁华表远淩空
出处:《游南雁诗》
唐 · 李皋
雁荡诸奇不可穷,石梁华表远淩空。
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
词客墨苔观照耀,飞仙环佩听玲珑。
何当偕得缑山鹤,驾入嶙峋翠几重。
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
词客墨苔观照耀,飞仙环佩听玲珑。
何当偕得缑山鹤,驾入嶙峋翠几重。
注释
雁荡:雁荡山。奇:奇妙。
穷:尽头。
石梁:石桥。
华表:古代立于宫殿或陵墓前的标志物。
空:天空。
乾坤:天地。
牖:窗户。
通:透出。
词客:文人墨客。
墨苔:长满青苔的石头。
观照耀:欣赏光芒。
飞仙:仙子。
环佩:古代女子的装饰品,发出铃铛声。
玲珑:清脆悦耳。
偕:一同。
缑山鹤:传说中的仙鹤。
驾:驾驭。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
翠:绿色。
几重:层层叠叠。
翻译
雁荡山的奇妙景色无穷无尽,石梁和华表高耸入云霄。谁能说这小小的洞穴中蕴藏着天地,日月曾经从中窗户透出光明。
文人墨客欣赏着苔藓间的光芒,仿佛听见了仙子环佩的清脆声音。
何时能与那缑山的仙鹤相伴,驾着它飞入重重叠叠的翠绿峰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客在大自然中游历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开篇“雁荡诸奇不可穷”表明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大自然,感受到了难以穷尽的奇异与奥秘。紧接着“石梁华表远淩空”则描绘了壮丽的山势和雄伟的建筑物,给人以深邃辽阔之感。
诗中的“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通过比喻手法,将自然界的巨大与自己心灵世界的广阔相比较,表达了诗人超越常规、追求精神自由的志向。这里的“乾坤”指天地之别,象征着宇宙的宏大,而“洞中小”则是对比的手法,用来强调内心世界的广阔。
接下来的“词客墨苔观照耀,飞仙环佩听玲珑”则是诗人自诩为“词客”,在描绘自己欣赏自然美景和聆听仙乐的情形。这里的“墨苔”指的是墨绿色的苔藓,用以比喻诗人的情感和才华,而“飞仙环佩听玲珑”则是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追求超凡脱俗的愿望。
最后,“何当偕得缑山鹤,驾入嶙峋翠几重”中的“缑山鹤”指的是隐逸之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而“驾入嶙峋翠几重”则是诗人对未来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是一篇高水平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