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全文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

出处:《平戎
唐 · 赵嘏
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
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胶西。
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
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

注释

边声:边境的战事声音。
殷秋鼙:深秋的战鼓声。
牙帐:将帅的营帐。
董生:可能指历史上有才能的将领董卓或董其昌,这里泛指有能者。
胶西:古代地名,此处代指某地区。
冰横:冰封的河流。
胡兵:指敌军。
汉骑:汉军骑兵。
云梯:古代攻城工具,比喻高明的策略。

翻译

一夜边境的战鼓声震动秋夜,军营相连烽火连天马蹄纷飞。
即使武帝也无法忘记边塞的忧虑,董生的才能足以让胶西之地安定。
清晨寒冰覆盖了河流,敌我双方军队在雪中对峙,汉军迷失在荒芜的沙漠中。
自古以来,平定战乱都有良策,但将军无需依赖云梯这种攻城工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事的紧迫与战争的艰苦。开篇“边声一夜殷秋鼙”立即营造出一种紧急而又萧瑟的氛围,随后“牙帐连烽拥万蹄”则描绘出了战争中军队集结、烽烟四起的情景。

诗人提到“武帝未能忘塞北”,这里的“武帝”很可能是指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期间确实对北方边疆的防御非常重视。紧接着“董生才足使胶西”,则是在赞扬某位将领(董生)的才能,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守卫边疆。

接下来的两句“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描绘出的是严寒的冬季,战事仍在进行。胡人和汉人的士兵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交战,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映衬出了边塞将士们的艰辛。

最后,“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则表达了诗人对将领们智慧和能力的赞赏。这里的“良策”指的是制胜敌人的策略,而“倚云梯”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就能轻易取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场景的刻画,以及对将领智慧和能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