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自纯坤起,阴阳由静生
出处:《冬至读易》
清 · 玄烨
复自纯坤起,阴阳由静生。
飞灰识地气,吹律考中声。
六甲周天运,九畴味道精。
非图穷理誉,本末近分明。
飞灰识地气,吹律考中声。
六甲周天运,九畴味道精。
非图穷理誉,本末近分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皇帝玄烨所作,主题为“冬至读易”。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哲学和自然观概念,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
首句“复自纯坤起”,开篇即点明宇宙万物从混沌的原始状态(坤,代表大地或女性,象征着初始的、未分化的状态)开始,引出一个关于宇宙生成的思考。接着,“阴阳由静生”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中对立统一的原理,即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阴与阳,它们在静止的状态下孕育了宇宙的生机。
“飞灰识地气,吹律考中声”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和说明宇宙法则。飞灰(可能指风中的尘埃)感知大地的气息,吹律(古代用来校正音律的器具)则考察中正的声音,暗示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秩序。
“六甲周天运,九畴味道精”则将自然界的周期性运动与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联系起来。“六甲”可能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六十甲子纪年法,象征时间的循环流转;“周天运”则是指天体的运行规律;“九畴”则可能是指《尚书》中的九种道德范畴,这里用来形容道德规范的精细和全面。这两句强调了宇宙法则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最后,“非图穷理誉,本末近分明”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理和道德原则的重视。这里的“图”可能指图谋、追求,“理”指道理、真理,“誉”指名誉、声誉。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追求不应是为了获得外在的荣誉或名声,而应是深入理解宇宙的真理和道德的本质,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哲学思考,探讨了宇宙的生成、运行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体现了作者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伦理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