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书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悬
出处:《月午楼歌》
清 · 孙原湘
明月出海先上楼,我楼况在高山头。
开窗放出白云去,风帘尽控双银钩。
一丸才过高松顶,屏风乱泻虬龙影。
摊书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悬。
黄高峰头云浪涌,金鳌峰背沧波动。
山下万顷云海铺,天心一丝云气无。
清光愈高读愈苦,月照书丛月色古。
仙巢惊起老鹤舞,窗中不知月已午。
露珠瑟瑟风泠泠,屋角余挂三四星。
冰轮欲西还倒行。
似怜读书声好听。
冷光一线射人面,射月眼光亦如电。
明月不落读不厌,水滴蟾蜍欲穿砚。
开窗放出白云去,风帘尽控双银钩。
一丸才过高松顶,屏风乱泻虬龙影。
摊书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悬。
黄高峰头云浪涌,金鳌峰背沧波动。
山下万顷云海铺,天心一丝云气无。
清光愈高读愈苦,月照书丛月色古。
仙巢惊起老鹤舞,窗中不知月已午。
露珠瑟瑟风泠泠,屋角余挂三四星。
冰轮欲西还倒行。
似怜读书声好听。
冷光一线射人面,射月眼光亦如电。
明月不落读不厌,水滴蟾蜍欲穿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登楼读书的静谧而奇幻的画面。首句“明月出海先上楼”,以月亮升起的动态形象,暗示诗人的情绪随着月华的升腾而高涨。诗人所在的高楼位于高山之巅,视野开阔,"我楼况在高山头",显得超凡脱俗。
接下来,诗人通过“开窗放出白云去”和“风帘尽控双银钩”,展现了月光洒落室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场景。月光穿过松顶,投影出龙影,增添了神秘感。"摊书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悬",形容月光如明珠般照亮书卷,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读书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窗外的壮丽景色,从黄高峰头的云浪到金鳌峰的波涛,再到山下的云海,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深邃。"天心一丝云气无",则强调了月光的纯净和宁静。
然而,尽管月光清亮,读书却伴随着辛苦,"清光愈高读愈苦",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月光照在书丛和屋角的星辰上,"仙巢惊起老鹤舞",增添了诗意的生动。最后,月光如电,冰轮倒行,仿佛被读书声吸引,"似怜读书声好听",表达了月夜读书的独特心境。
整首诗以月光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夜苦读的专注与享受,以及对自然与知识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