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地下应含笑,亲戚人间莫断肠
出处:《挽甥女死节》
明 · 陈繗
谁人为死不悲伤,为汝悲来喜一场。
若使命存身失节,不如肉腐骨犹香。
夫君地下应含笑,亲戚人间莫断肠。
且把柏舟诗一看,宛然千载见共姜。
若使命存身失节,不如肉腐骨犹香。
夫君地下应含笑,亲戚人间莫断肠。
且把柏舟诗一看,宛然千载见共姜。
鉴赏
这首诗名为《挽甥女死节》,是明代诗人陈繗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甥女因坚守节操而牺牲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
首句“谁人为死不悲伤”,开篇即以反问形式,强调了对死亡的悲痛之情,引出下文对甥女的哀悼。接着,“为汝悲来喜一场”一句,看似矛盾,实则蕴含深意。悲是因为甥女的离世,喜则是对她高尚节操的赞美和欣慰。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甥女行为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若使命存身失节,不如肉腐骨犹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甥女选择牺牲生命以保全节操的勇气与决心。这里将“命存身失节”与“肉腐骨犹香”进行对比,强调了甥女宁愿牺牲肉体也要保持精神高洁的可贵品质。
“夫君地下应含笑,亲戚人间莫断肠”表达了对甥女在另一个世界的安息与在人间亲人的慰藉。诗人相信,甥女在天堂会因她的高尚行为而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喜悦,同时也安慰在世的亲人不必过于哀伤。
最后,“且把柏舟诗一看,宛然千载见共姜”引用了古代女子共姜的故事,通过类比,赞扬甥女如同古代贤妻良母共姜一般,虽身处逆境,仍能坚守节操,留下千古美名。这一引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也强化了甥女形象的崇高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甥女死节行为的深情悼念与高度赞扬,展现了对道德节操的崇尚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