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全文

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

唐 · 徐夤
万古清淮照远天,黄河浊浪不相关。
县留东道三千客,宅锁南塘一片山。
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
闽王美锦求贤制,未许陶公解印还。

拼音版原文

wànqīnghuáizhàoyuǎntiānhuángzhuólàngxiāngguān

xiànliúdōngdàosānqiānzháisuǒnántángpiànshān

cǎojìngjīngqiū绿shāohénhánxiǎochuāngbān

mǐnwángměijǐnqiúxiánzhìwèitáogōngjiěyìnhái

注释

清淮:清澈的淮河。
东道:指东方来客或主人对东方客人的接待。
烧痕:火烧后的痕迹。
闽王:指福建省的古代统治者。
陶公: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以其隐逸出名。

翻译

万古清澈的淮河映照着远方的天空,黄河的浑浊波浪仿佛与此无关。
县衙里留宿着众多来自东方的宾客,宅院则被南塘边的连绵山峦环绕。
秋天的雨水洗净了草地,使它显得更加翠绿,早晨的窗户上留下了寒冷火堆的斑驳痕迹。
福建王用华丽的锦缎制作礼服以招揽贤才,但还未允许陶渊明这样的官员辞官归隐。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点撷,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感和思想。

"万古清淮照远天,黄河浊浪不相关。" 两句从宏伟的视角出发,将清澈的淮水与混浊的黄河对比,既映射出自然界的辽阔,又暗示了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化。

"县留东道三千客,宅锁南塘一片山。"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安宁而又略带孤寂的生活场景,表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 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诗人捕捉到了季节更迭中物象的美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秋意萧瑟的哀愁。

最后两句"闽王美锦求贤制,未许陶公解印还。" 则是对历史上的一个典故进行艺术加工,通过对古代贤才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和品德的崇尚,以及对于时代变迁中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虽然结构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历史哀思和个人情怀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