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之石衡且椭,青青长在湖中卧
出处:《小孤山歌》
元末明初 · 危素
大孤之石衡且椭,青青长在湖中卧。
小孤之石锐以高,峭立淮岸当洪涛。
滔滔逝水东流去,两石嶕峣屹天柱。
蜀巴之原浩沄沄,壮哉此地江海门。
鸿庞稍见土宇旷,疏凿方知夏后勤。
名山大泽神所主,过者震惊谁敢侮。
云何作庙向江壖,抟土娉婷象龙女。
篙师贾客尔何知,坎坎伐鼓持豚蹄。
倚篷清坐渔歌起,日暮沙禽来去飞。
小孤之石锐以高,峭立淮岸当洪涛。
滔滔逝水东流去,两石嶕峣屹天柱。
蜀巴之原浩沄沄,壮哉此地江海门。
鸿庞稍见土宇旷,疏凿方知夏后勤。
名山大泽神所主,过者震惊谁敢侮。
云何作庙向江壖,抟土娉婷象龙女。
篙师贾客尔何知,坎坎伐鼓持豚蹄。
倚篷清坐渔歌起,日暮沙禽来去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小孤山的独特风貌和其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大孤之石衡且椭,青青长在湖中卧",形象地写出大孤山石的形状和静谧;而"小孤之石锐以高,峭立淮岸当洪涛"则展现了小孤山的峻峭与坚韧,仿佛抵挡着洪涛。诗人接着赞美了长江入海口的壮丽景色,暗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
"鸿庞稍见土宇旷,疏凿方知夏后勤",暗指小孤山的建设与历史背景,体现了先民的辛勤付出。"名山大泽神所主,过者震惊谁敢侮"强调了山川的神圣不可侵犯,以及人们对自然的尊重。最后,诗人借"云何作庙向江壖,抟土娉婷象龙女"描述了庙宇的建造,象征着对龙女的崇拜,反映出当地的文化习俗。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融入了历史人文,展现了元末明初危素对于小孤山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