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非念我西南征,倦游久意思佣耕
出处:《次韵徐季纯见贻》
宋 · 赵蕃
尺浑孰愈千丈清,幽居何以争城倾。
翱翔蓬蒿岂不适,乃欲万里劳蜚鸣。
文章纵云有定价,瓦釜亦或能铿鍧。
知音固当属善听,我初未鼓一再行。
郑人之璞周死鼠,昧者自谓怀连城。
我于翰墨虽早嗜,四十五十今何情。
元无小异君孰取,矻矻便欲扬其名。
得非念我西南征,倦游久意思佣耕。
少年不饮老更醒,而众纷纷多绝缨。
属君勿用扬其名,臃肿拳曲能全生。
翱翔蓬蒿岂不适,乃欲万里劳蜚鸣。
文章纵云有定价,瓦釜亦或能铿鍧。
知音固当属善听,我初未鼓一再行。
郑人之璞周死鼠,昧者自谓怀连城。
我于翰墨虽早嗜,四十五十今何情。
元无小异君孰取,矻矻便欲扬其名。
得非念我西南征,倦游久意思佣耕。
少年不饮老更醒,而众纷纷多绝缨。
属君勿用扬其名,臃肿拳曲能全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尺浑:比喻短浅。孰愈:怎能比得上。
幽居:隐居。
争城倾:与世争胜。
翱翔:飞翔。
蓬蒿:野草。
蜚鸣:飞翔鸣叫。
定价:价值。
瓦釜:庸才。
固当:本当。
善听:善于倾听。
鼓:尝试。
郑人之璞:郑国人的璞玉。
死鼠:误认为的宝物。
连城:价值连城。
翰墨:书法和墨迹。
嗜:热爱。
四十五十:四十多岁。
元无:并无。
小异:实质差异。
扬其名:扬名。
念我:想念我。
西南征:远征西南。
佣耕:做农耕之事。
醒:清醒。
纷纷:众多。
绝缨:解下冠缨。
属君:叮嘱你。
臃肿拳曲:生活困顿。
全生:保全生命。
翻译
尺木怎能比得上千丈清水,幽居之人又怎会与世争胜。在蓬蒿间翱翔难道不自在,却还想飞越万里发出鸣声。
文章纵然有其价值,但庸才也可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真正的知音应善于倾听,我起初并未多次尝试。
郑人手中的璞玉被误为死鼠,愚昧的人还以为它价值连城。
我对笔墨虽早有热爱,如今四五十岁心境如何呢。
并无实质差异,你取哪一方?你忙碌是为了扬名。
莫非你念及我远赴西南征战,厌倦游走只想归于农耕。
年轻时醉酒,年老后更清醒,众人纷扰,大多已解冠。
请你不要急于扬名,臃肿蜷曲的生活方式也能保全生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徐季纯见贻》。诗中,诗人以尺浑与千丈清的比喻,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但可能被误解或埋没的感慨。他指出,即使才华出众,如翱翔蓬蒿的鸟儿,也可能因不被理解而感到疲惫。他提到文章的价值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庸才的声音也可能被误认为佳音。诗人自谦说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并未因年龄增长而减弱,但他并不追求名誉,而是希望保持本真,避免因名利而变得臃肿。
诗人引用“郑人之璞周死鼠”的典故,暗示自己像怀揣宝玉却被人误解为死鼠的人,表达对无知者的嘲讽。他进一步表示,自己并不想通过写作来扬名,而是希望能过上平静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最后,诗人劝告朋友徐季纯不必过于追求名声,以免因名利而失去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体现了赵蕃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