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结长沙涕,追随邺下游
明 · 王世贞
蕴结长沙涕,追随邺下游。
举头皆绛灌,何处着应刘。
虎观虽堪美,鸿都莫浪投。
菰芦天一曲,虚却李膺舟。
举头皆绛灌,何处着应刘。
虎观虽堪美,鸿都莫浪投。
菰芦天一曲,虚却李膺舟。
鉴赏
此诗《友人潘景升文成而屈于试慷慨将游北雍余以诗壮之且招之(其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友人潘景升即将北游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
首句“蕴结长沙涕”,暗含友人内心的情感积蓄,如同长沙的泪水般深沉,预示着离别的情绪。接着“追随邺下游”一句,以历史人物曹操的故乡邺下为背景,暗示友人即将踏上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
“举头皆绛灌”一句,运用了汉代名臣绛侯周勃和灌婴的典故,意在说明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将面临众多权贵的挑战,暗含对其才能与坚韧的肯定。“何处着应刘”则借三国时期文学家应玚和刘桢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无处施展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虎观虽堪美,鸿都莫浪投”两句,通过对比虎观(古代讲学之地)与鸿都(文学集会之所),既赞美了友人可能面临的学术与文学环境的美好,也提醒他要谨慎选择,避免盲目投入,保持独立思考与自我价值的坚守。
最后,“菰芦天一曲,虚却李膺舟”以自然景象为喻,菰芦(水生植物)与天边的一曲,象征着友人即将面对的广阔天地与无限可能;“虚却李膺舟”则借用东汉名士李膺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能够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真我与理想境界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即将北游的场景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友人才华与理想的赞许,更蕴含了对其未来道路的深切关怀与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