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鸟却顾愁铩羽,嗟哉海势奚尔然
排天巨浪声如雷,长船大舰为之催。
凌空喷石杂飞雨,幽岩白昼号鬼妪。
砥柱顿折崩沙流,惊人骇兽相视莫先语。
我亦欲乘桴凌此万里渚,颠猿僵踣不敢前。
孤鸟却顾愁铩羽,嗟哉海势奚尔然。
历姬不扬波,当尧乃滔天。
坤灵海若不尔谬且颠,岂有黠蛟老毒潜深渊。
谁能豁浮云,扶日当空悬。
斯道果流离,举世多瓦全。
及此始知大禹功不细,孟轲拯溺称大贤。
九原大叫不可作,伊当为谁者执鞭。
鞭亦不可执,意亦竟不舒。
浊水会有清,上智本非愚。
哀哉岌岌乎,谁能下坂回奔车。
鉴赏
这首《北望瀚海歌》由明代诗人石宝创作,以壮阔的海洋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历史英雄的颂扬。
开篇“北望瀚海何艰哉”,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片辽阔无垠的海洋之中,暗示了接下来将要描绘的海洋景象之壮观与艰难。接着,“龙蛇杂糅兼风霾”一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海面上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的景象,仿佛龙蛇在其中翻腾,风沙弥漫,形象地展现了海洋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排天巨浪声如雷,长船大舰为之催”进一步渲染了海洋的威力,巨浪拍打天空,发出雷鸣般的声响,连巨大的船只和战舰都显得渺小,被这股力量所驱使。随后,“凌空喷石杂飞雨,幽岩白昼号鬼妪”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海浪冲击岩石时的震撼场景,以及岩石在狂风暴雨中的无助与挣扎,仿佛在呼唤着夜晚的鬼魂。
“砥柱顿折崩沙流,惊人骇兽相视莫先语”中,“砥柱”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但在如此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也显得脆弱无力,最终折断崩塌,沙流四溢,令人震惊。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感。
接下来,“我亦欲乘桴凌此万里渚,颠猿僵踣不敢前。孤鸟却顾愁铩羽,嗟哉海势奚尔然”表达了诗人想要征服海洋的渴望,但面对如此壮丽而残酷的自然景象,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不敢轻易尝试。孤鸟回头,羽毛似乎因恐惧而折断,诗人感叹于海洋的威严与不可侵犯。
“历姬不扬波,当尧乃滔天。坤灵海若不尔谬且颠,岂有黠蛟老毒潜深渊”这一段借用了历史典故,将海洋比作历史的洪流,强调了海洋的深远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无知与盲目。
“谁能豁浮云,扶日当空悬。斯道果流离,举世多瓦全。及此始知大禹功不细,孟轲拯溺称大贤”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大禹和孟子的敬仰,认为他们能够洞察自然规律,治理洪水,拯救人民,是真正的智者与贤人。同时,诗人也反思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的盲目开发与破坏,呼吁人们应该像古代英雄一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最后,“九原大叫不可作,伊当为谁者执鞭。鞭亦不可执,意亦竟不舒。浊水会有清,上智本非愚。哀哉岌岌乎,谁能下坂回奔车”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寄希望于未来的智慧能够带来改变,让混乱的世界变得清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心,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期待。语言华丽,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