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全文

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出处:《和乐天赠吴丹
唐 · 元稹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
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
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
传闻共甲子,衰隤尽枯槁。
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
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
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埽。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
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
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
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
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

拼音版原文

shíshēngmiànjiǔzhīshēngdào
suīrǎnshìmíngxīnběnfèngtiānlǎo

shǒumìngménhuíjiǔtiánxuènǎo
wěiróngwèiyànjīnyánhǎo

chuánwéngòngjiǎshuāituíjìngǎo
yǒubīngxuěróngxiānhuáduóxiāngǎo

wènrénnéngěrshíkuàng怀huáibào
biànmiǎnguàshēnshēnwàifēisuǒbǎo

tóngmèizhēnyúnzǎo
shítánchénzūnzhòuchángsǎo

yìnshìdāntiányóushénmèngsāndǎo
wànguòhuángtíngjīngshíqīngjīngdào

míngsōufāngshuòtáojiéniànānzǎo
绿xìngwèigǎidānchéngnéngbǎo

xíngdāngbǎichényīngménshìtàntǎo
jūnwèixiānzhōngqiānyáocǎo

注释

不识:不认识。
吴生:指一位名叫吴的修行者。
久知:早就听说。
吴生道:吴的修行方法或道理。
迹虽:虽然行为、事迹。
染世名:在世间享有名声。
心本:内心原本。
奉天老:遵循天道、自然法则。
雌一:道家术语,指内在的根本或生命力。
命门:生命的关键部位,这里比喻根本。
回九:道家修炼的一种高级功法。
填血脑:滋养血液和头脑。
委气:调和、运用气息。
荣卫和:气血调和,身体健康。
咽津:吞咽唾液,养生方法之一。
颜色好:面色红润,健康状态好。
传闻:传说中。
共甲子:经历多个六十岁周期,比喻长寿。
衰隤:衰老。
尽枯槁:完全没有衰老的迹象。
独有:唯有。
冰雪容:形容容颜清冷纯净如冰雪。
纤华:细腻的光彩。
夺鲜缟:超过新鲜的绸缎之美。
问人:询问他。
何能尔:怎能如此。
吴实:吴确实。
旷怀抱:胸怀宽广,超然物外。
弁冕:古代官帽,代指权位。
徒挂身:只是挂在身上,并不重视。
身外:身外之物。

翻译

未曾见过吴生的面容,却早已听闻吴生的修行之道。
他虽身处尘世享有名声,内心却始终虔诚地遵循着自然与天道。
通过内在修炼守护生命力之门,运用九转功法滋养头脑与血液。
调和气息使身体康健,吞咽津液面色愈发美好。
据说已历经多个甲子岁月,凡人皆会衰老而他却无丝毫枯槁之态。
唯独他保持着如冰雪般的纯净容颜,细腻光华超越了世间最鲜艳的绸缎。
问其如何能达到如此境界,吴生实则胸怀宽广超脱物外。
权位与富贵对他而言只是身外之物,挂于身而不为所重。
我本年幼无知,但追求真理之心萌芽甚早。
在石砌的祭坛上朝拜仙尊,不分昼夜地自我净化与修行。
凝视丹田深处的秘印,灵魂遨游于三岛仙境之间。
诵读《黄庭经》千遍万遍,餐食以青精稻滋养身心。
潜心寻找方朔之桃,心心念念着安期之枣,以求长生。
幸运的是黑发尚未变白,对修真的诚心自能保持不变。
不久我将摆脱世俗的束缚,去吴门深入探索修行的奥秘。
你先行吟唱此词,最终我们期待一同采撷那瑶池之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名为《和乐天赠吴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吴道子的诗,吴道子是唐代有名的道士,以其高洁的品行和深厚的内功著称。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表明虽然未曾见过吴道子的面容,但早已闻名于他的修为与学问。接着,“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则指出尽管外界给予其名声,但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对天道的敬仰和服从。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中的“雌一”、“回九”可能是指某种修炼方法,这里表达了吴道子在修行上的坚持和努力。“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则描绘出他通过修炼而获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充沛。

“传闻共甲子,衰隤尽枯槁”可能是指吴道子的长寿或长生不老的传说,而“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则赞美他的面貌清纯,如同冰雪一般,光彩照人。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表达了对吴道子高洁品行的疑问和赞叹,而“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则强调他内心的修养远胜于外在的装饰。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可能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吴道子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而“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埽”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可能是描述某种内丹修炼或冥想状态,“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则表明诗人对吴道子在道教修炼方面的功夫和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可能是指某种长生不老的追求或方法,“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则赞美吴道子保持了青春常驻的状态和他对修炼真诚的态度。

最后,“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表达出诗人对吴道子的敬仰,并希望能够深入探究他的修炼之道,而“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则可能是指诗人期待在某种情况或时刻前来到吴道子那里学习或探讨道法。

整首诗通过对吴道子的赞美和自我向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行、修炼成就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的深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