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孰不死,此节古今稀
出处:《西园闲坐读韩城薛节妇传有感辄作长话》
明 · 邓云霄
衙斋坐岁晏,西园草木腓。
倚石抚孤松,苍干何崔巍。
闲披薜妇传,殉夫竟同归。
激我侠烈肠,悲歌欲沾衣。
松风鸣谡谡,倒卷严霜飞。
愁云自西来,白日惨无晖。
人生孰不死,此节古今稀。
何地堪为葬,当在华山畿。
何物堪为奠,当采首阳薇。
魂缠青陵蝶,伴逐湘江妃。
昔年两掬泪,应变为珠玑。
双龙终会合,地下启重帏。
一坯掩香骨,千载留音徽。
寄语须眉子,胡多习脂韦。
倚石抚孤松,苍干何崔巍。
闲披薜妇传,殉夫竟同归。
激我侠烈肠,悲歌欲沾衣。
松风鸣谡谡,倒卷严霜飞。
愁云自西来,白日惨无晖。
人生孰不死,此节古今稀。
何地堪为葬,当在华山畿。
何物堪为奠,当采首阳薇。
魂缠青陵蝶,伴逐湘江妃。
昔年两掬泪,应变为珠玑。
双龙终会合,地下启重帏。
一坯掩香骨,千载留音徽。
寄语须眉子,胡多习脂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名为《西园闲坐读韩城薛节妇传有感辄作长话》。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衙斋度过岁末的场景,周围草木萎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倚靠在石头上,抚摸着孤独的松树,感叹其苍老而高大的身躯,仿佛在诉说着不屈与坚韧。
接着,诗人翻阅了关于韩城薛节妇的传记,被她的忠贞和牺牲精神所感动,激发了内心的侠义之情,悲歌欲落泪。松林中的风声似乎也在为这悲壮的故事鸣唱,严霜倒卷,更添了几分肃穆。愁云自西而来,遮蔽了阳光,使得整个世界显得黯淡无光。
诗人感慨人生无常,但坚守节操的勇气却古今罕见。他思考着薛节妇的安葬之地,希望能在华山之侧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以首阳薇作为祭奠之物。想象着薛节妇的灵魂化为蝴蝶,陪伴着湘江妃子,那往日的泪水或许已化为璀璨的珍珠。诗人坚信,即使在地下,薛节妇与丈夫也能再次相聚,共同守护着彼此的灵魂。
最后,诗人寄语世人,希望他们能学习薛节妇的坚毅与忠诚,不要沉溺于世俗的脂粉气。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致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道德价值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