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苟无常,人生实多僻
出处:《壬戌南还作》
明 · 归有光
半月困漳、卫,今旦望邹、峄。
景风时迎舟,积水不盈尺。
行路日淹留,归思愈急迫。
昔往冒飞雪,今来见秀麦。
蕴抱无经纶,徒旅空络绎。
西苑方呈兔,东郡亦雨鲫。
番禺有假号,建州乃充斥。
奈何唐尧朝,不用贾生策?玄文故幽处,卮蜡益润泽。
天命苟无常,人生实多僻。
去去勿复言,牧豕在大泽。
景风时迎舟,积水不盈尺。
行路日淹留,归思愈急迫。
昔往冒飞雪,今来见秀麦。
蕴抱无经纶,徒旅空络绎。
西苑方呈兔,东郡亦雨鲫。
番禺有假号,建州乃充斥。
奈何唐尧朝,不用贾生策?玄文故幽处,卮蜡益润泽。
天命苟无常,人生实多僻。
去去勿复言,牧豕在大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壬戌南还作(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他描述了从漳、卫地区出发,经过邹、峄,一路上景风相伴,积水浅薄,行程缓慢而归心似箭。对比起前次冒雪之行,现在见到的是生机勃勃的秀麦,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寓言意味深长,如“西苑方呈兔”暗指朝廷政局变换,“东郡亦雨鲫”暗示地方官场动荡,而“番禺有假号,建州乃充斥”则揭露了一些虚假和腐败现象。诗人感慨自己虽有经世之才,却未被重用,如同贾谊般怀才不遇。
最后两句“奈何唐尧朝,不用贾生策?”表达了对明君贤臣的渴望,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诗人感叹如果上天无常,人生充满变数,那么他只能选择离开,去往大泽放牧,过上隐居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归有光散文式的诗风,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