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
出处:《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 其一》
唐 · 钱起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
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
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
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
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
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
注释
宁辞:宁愿放弃。园令秩:官职的安宁。
不改:不愿改变。
渊明调:陶渊明的志趣。
解印:卸下官印。
无与言:无人可述。
见山始一笑:见到山水才露出笑容。
幽人:隐士。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苦奔峭:艰苦险峻的生活。
随云剩渡溪:随着云雾过溪。
垂钓:垂钓为乐。
吾庐:我的房子。
青霞里:青霞环绕。
窗树:窗外树上。
玄猿啸:猿猴的啸声。
微月:微弱的月光。
散发妙:无拘无束的自在。
翻译
我宁愿放弃官职的安宁,也不愿改变陶渊明的志趣。卸下官印后无人可述,见到山水才露出笑容。
隐士回归到与世隔绝的地方,谁还会说这样的生活艰苦险峻。
我随着云雾过溪,出门后更是垂钓为乐。
我的房子坐落在青霞环绕的山林中,窗外树上传来猿猴的啸声。
微弱的月光和清风拂过,我才体会到无拘无束的自在。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歌,语言简约而意境幽深。开篇“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的淡然,以及对生活节奏的坚持和选择,这里的“渊明调”指的是东晋时期隐逸者嵇康的生活态度,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紧接着,“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则是说诗人对于世俗纷争持有超然之态,一旦看到大自然的山川,就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雅情怀,也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中,“幽人”指的是隐逸之士,而“还绝境”则是说这些隐逸之士选择回归到更加偏远和宁静的环境。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反问那些认为隐逸生活艰辛的人,实际上这是一种何等自在和超脱。
接下来的“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景象。诗人跟随云的流动,偶尔渡过小溪,出门则是再次举起钓鱼的工具,这些行为都显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中的“吾庐”指的是诗人的居所,而“青霞里”则营造出一片仙境般的氛围。窗外有树木生长,而“玄猿啸”则增加了一种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
末尾的“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中,“微月清风来”描绘了一个宁静柔和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方才体会到那种放松头发、任由自得的生活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内心宁静和与世隔绝状态的追求。诗中的意境悠远,语言则是简约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