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意骄如昨,江干景易秋
出处:《闻逆虏近淮》
宋 · 曹勋
壬午收亨运,馀屯未肯休。
风烟淮水近,天地老身愁。
虏意骄如昨,江干景易秋。
得闲如自若,心在一扁舟。
风烟淮水近,天地老身愁。
虏意骄如昨,江干景易秋。
得闲如自若,心在一扁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壬午:指壬午年,干支纪年法中的一年。收亨运:运势好转,收获顺利。
馀屯:剩余的困难或军队。
未肯休:没有停止。
风烟:指战争或动荡的气氛。
淮水:中国河流名,位于东部地区。
天地:自然环境和人生境遇的象征。
老身:诗人自指,表达年老之态。
虏意:敌人的意图或态度。
骄如昨:像以前一样傲慢。
江干:江边,河边。
景易秋:景色转为秋天,暗示季节变化。
得闲:有空闲时间。
自若:自然、自如,不受影响的样子。
一扁舟:泛指小船,可能寓指漂泊或隐居生活。
翻译
壬午年间运势好转,但剩余的困难仍未停歇。淮河附近的风烟弥漫,天地间我感到无比忧愁。
敌人的傲慢一如既往,江边景色已入深秋。
尽管悠闲自在,但心中仍挂念着那片扁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闻逆虏近淮》,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外敌入侵的忧虑以及个人内心的愁苦。"壬午收亨运,馀屯未肯休",开篇以壬午年份起笔,暗示了运势的转变,但战争的阴霾并未完全消散,敌人依然活跃。"风烟淮水近,天地老身愁",通过描绘风烟弥漫的淮河景象,展现了战事的紧张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虏意骄如昨,江干景易秋",进一步揭示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季节更替带来的凄凉感,暗示了战事的持久和诗人内心的悲凉。最后两句"得闲如自若,心在一扁舟",诗人以超脱的口吻表达,即使在纷扰之中,他仍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寄情于扁舟,流露出一种无奈而坚韧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寓含着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关切,展现了宋朝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