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谪沅湘习楚风,灵均千载此心同
出处:《端午日次郁林州》
宋 · 李纲
久谪沅湘习楚风,灵均千载此心同。
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
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
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
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
鉴赏
这首诗《端午日次郁林州》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异域风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久谪沅湘习楚风”,点明了诗人长期被贬谪到沅湘地区,逐渐适应并融入了当地的楚地风俗。接着“灵均千载此心同”一句,借用了屈原(字灵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内心坚守着高尚的情操和理想,与屈原的精神相契合。
“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这两句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粽子和赛龙舟,但在异乡的郁林州,这些习俗却在瘴气弥漫、雨水频繁的环境中进行,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端午节热闹场景的怀念。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郁林州的自然风光,榕树上鹦鹉的鸣叫声与荔枝的鲜艳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异域风情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地独特景致的好奇与欣赏。
最后,“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诗人感慨于异乡节日的凄凉,以及对遥远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东吴东复东”不仅指出了家乡的方向,也蕴含了诗人对归途遥远、归期未定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异域风情的对比,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复杂的情感世界,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