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我处遐远,不得陪晨朝
出处:《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二首》
元末明初 · 刘基
西风吹青冥,征鸿暮萧萧。
一辞都门去,便觉京国遥。
轻霜入秋鬓,落英罄寒条。
念我且哖友,高谊薄九霄。
恨我处遐远,不得陪晨朝。
绵绵久要心,万里匪为辽。
鳣鲂赴清渊,孔翠依兰苕。
飞潜各有适,分得无外徼。
伫立望阊阖,倾耳聆箫韶。
一辞都门去,便觉京国遥。
轻霜入秋鬓,落英罄寒条。
念我且哖友,高谊薄九霄。
恨我处遐远,不得陪晨朝。
绵绵久要心,万里匪为辽。
鳣鲂赴清渊,孔翠依兰苕。
飞潜各有适,分得无外徼。
伫立望阊阖,倾耳聆箫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基在秋季离开京城通州,向远方的朋友表达思念之情。"西风吹青冥,征鸿暮萧萧"以秋风和归雁起兴,渲染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一辞都门去,便觉京国遥"直接表达了对京城距离的遥远感。
"轻霜入秋鬓,落英罄寒条"通过写自己因离别而增添的白发和凋零的花朵,展现了时光流转与内心的哀愁。"念我且哖友,高谊薄九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赞美,以及因距离遥远而无法常伴的遗憾。
"恨我处遐远,不得陪晨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日常相聚的渴望。"绵绵久要心,万里匪为辽"表明虽然相隔万里,但友情并未因此而疏远。"鳣鲂赴清渊,孔翠依兰苕"运用比喻,说明各自都有适合的生活环境,暗示朋友们也能在各自的环境中如鱼得水。
最后两句"伫立望阊阖,倾耳聆箫韶"以想象中的凝望皇宫和倾听美妙音乐作结,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离别之情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