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倦翮飞难度,羸骖去复还全文

倦翮飞难度,羸骖去复还

出处:《倒马关
明 · 何乔新
汉代飞狐道,今朝倒马关。
危峰临晋甸,秀色接燕山。
倦翮飞难度,羸骖去复还
秋高笳吹急,月冷柝声閒。
路控八盘阨,溪流九折弯。
鸡鸣红树里,人住白云间。
牙帐冲烟湿,金戈过雨斑。
戍兵劳校阅,仄径压跻攀。
烽火通荒徼,尘埃变壮颜。
何当归报命,玉陛簉鹓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倒马关的壮丽景色与边塞的肃穆氛围。首联“汉代飞狐道,今朝倒马关”以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引出对倒马关的描述。接着,“危峰临晋甸,秀色接燕山”两句,通过巍峨的山峰和美丽的景色,展现了倒马关的地理特征。

“倦翮飞难度,羸骖去复还”形象地描绘了在如此险峻之地,即使是鸟儿也难以飞越,马匹也需反复往返的情景,突出了关隘的险要。接下来,“秋高笳吹急,月冷柝声閒”则通过季节与声音的对比,渲染了边塞的凄清与肃杀。

“路控八盘阨,溪流九折弯”进一步描绘了道路的艰险与溪流的曲折,体现了倒马关地理位置的险峻。而“鸡鸣红树里,人住白云间”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

“牙帐冲烟湿,金戈过雨斑”两句,通过军营与武器的描绘,展现了边防将士的生活环境与战斗准备。最后,“戍兵劳校阅,仄径压跻攀”表现了士兵们的辛劳与坚韧,以及他们面对艰难环境的不屈精神。

“烽火通荒徼,尘埃变壮颜”则通过烽火与尘埃的象征,表达了边防的重要性与边塞将士的英勇。而“何当归报命,玉陛簉鹓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将士们英勇付出的敬仰与期待他们凯旋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倒马关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肃穆,同时也表达了对边防将士英勇献身精神的赞美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