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殿下拜明主,堂前有老亲全文

殿下拜明主,堂前有老亲

出处:《一第
宋 · 胡仲弓
六年收一第,不特为荣身。
殿下拜明主,堂前有老亲
衣冠新进士,湖海旧诗人。
误入功名网,归来负钓纶。

拼音版原文

liùniánshōuwèiróngshēn

殿diànxiàbàimíngzhǔtángqiányǒulǎoqīn

guānxīnjìnshìhǎijiùshīrén

gōngmíngwǎngguīláidiàolún

注释

六年:科举考试的周期,古代每六年有一次乡试。
荣身:指个人得到荣誉和地位。
殿下:对君主或贵族的尊称。
明主:贤明的君主。
堂前:家庭内部,家中。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指官员。
新进士:刚考中进士的人。
湖海:泛指广阔的江湖,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误入:比喻陷入某种困境。
钓纶:钓鱼的工具,这里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每六年才能考中一次科举,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耀。
在殿前拜见英明的君主,家中还有年迈的亲人等待。
新晋的士人穿着官服,我则是漂泊江湖的老诗人。
误入了追求功名的漩涡,如今想要归隐,手持钓鱼竿却已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一第》,表达了作者对于科举考试及第后的复杂心情。首句“六年收一第”揭示了科举之路的艰辛与漫长,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耀。接下来,“不特为荣身”表明作者意识到及第并非仅仅为了自身的名利,还有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殿下拜明主”暗示了皇帝的圣明,以及作者对皇恩的感激。而“堂前有老亲”则流露出对家中长辈的孝顺之情,显示出作者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不忘亲情的重要性。作为“衣冠新进士”,作者既有新晋官员的欣喜,又保留着“湖海旧诗人”的文人情怀。

最后两句“误入功名网,归来负钓纶”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意识到,尽管科举成功,但若因此陷入世俗的功名束缚,可能会失去原本的自由和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仕途的感慨,又有对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