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灶藤床旧栖隐,异人墨客多留题
出处:《题山水图为刘廷信都宪作》
明 · 樊阜
我家本在山中住,读书惯识山中趣。
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
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
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百尺飞泉落松顶,颠厓倒亸晴烟影。
神仙楼阁牵翠霞,薇帐围香昼长静。
人家三两溪南村,桃李成行门对门。
石径斑斑过新雨,花落点破莓苔痕。
鸥鹭飞回映沙岛,夕阳网晒渔舟小。
不是苕川与辋川,仙都山下川原杳。
先生指我山之西,茅屋数间依竹低。
茶灶藤床旧栖隐,异人墨客多留题。
看图才了眼初醒,人间有此真佳景。
由来泉石绝纤尘,当与先生分管领。
先生大笑清风生,岸帻佯狂双鬓星。
题诗卷图谢鸿鹄,浮云散尽长空青。
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
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
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百尺飞泉落松顶,颠厓倒亸晴烟影。
神仙楼阁牵翠霞,薇帐围香昼长静。
人家三两溪南村,桃李成行门对门。
石径斑斑过新雨,花落点破莓苔痕。
鸥鹭飞回映沙岛,夕阳网晒渔舟小。
不是苕川与辋川,仙都山下川原杳。
先生指我山之西,茅屋数间依竹低。
茶灶藤床旧栖隐,异人墨客多留题。
看图才了眼初醒,人间有此真佳景。
由来泉石绝纤尘,当与先生分管领。
先生大笑清风生,岸帻佯狂双鬓星。
题诗卷图谢鸿鹄,浮云散尽长空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樊阜的《题山水图为刘廷信都宪作》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我家本在山中住,读书惯识山中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熟悉和喜爱。接着,诗人通过“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向往回归山林。
“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引入友人刘廷信都宪赠送的山水画,画面中的“青山突兀云模糊”、“百尺飞泉落松顶”等景象,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幽深。诗人沉醉于画中仙境,如“神仙楼阁牵翠霞,薇帐围香昼长静”。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溪边的村庄,桃花李花盛开,石径雨后斑驳,鸥鹭飞翔,渔舟点缀,构成一幅田园诗意的画面。然而,诗人强调这不是著名的苕川或辋川,而是远离尘嚣的仙都山下,更显得宁静而独特。
最后,诗人被友人指引到山的西面,看到几间竹屋,茅舍简朴,生活气息浓厚,暗示着隐逸的生活方式。诗人感慨画中的美景实为人间至宝,愿与友人共同欣赏并守护这份清雅。全诗以“题诗卷图谢鸿鹄,浮云散尽长空青”收束,表达了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