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复何如,言归尚濡滞
出处:《三月十六夜枕上作》
元末明初 · 王祎
微醉苦易醒,多愁不成寐。
雨露故园思,关山游子泪。
明发复何如,言归尚濡滞。
雨露故园思,关山游子泪。
明发复何如,言归尚濡滞。
鉴赏
这首诗《三月十六夜枕上作》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微醉苦易醒”,诗人以微醺的状态入笔,暗示了内心的纷扰与难以平静。接着,“多愁不成寐”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原因,是因内心愁绪太多,无法安睡。这种愁绪不仅关乎个人情感,更可能包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雨露故园思,关山游子泪”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雨露象征着故乡的滋润,引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而“关山游子泪”则直接表达了远行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泪水中蕴含着对家的渴望与不舍。
“明发复何如,言归尚濡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未知的担忧与期待。在黎明即将来临之际,诗人思考着明天会如何,同时又担心自己能否顺利返回故乡,流露出一种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以及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