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文言予岂能,孝节尔谁及全文

文言予岂能,孝节尔谁及

出处:《送僧琏
宋 · 郭祥正
释从白云来,衣上白云湿。
借问来何勤,道师碑未立。
文言予岂能,孝节尔谁及
却返旧山中,猿啼暮风急。

鉴赏

这首诗《送僧琏》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僧侣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

首句“释从白云来”,开篇即以“释”字点明僧侣的身份,接着以“白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僧人仿佛是从云中而来,衣裳沾染着白云的湿润,既表现了僧人的清高与超然,也暗示了其修行的纯净与深邃。

“借问来何勤,道师碑未立。”这两句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僧侣修行之勤勉的赞叹。僧人之所以如此勤勉,是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使命——为道师立碑,这不仅体现了僧侣对于道义的追求,也暗含了对传承与弘扬佛法的重视。

接下来,“文言予岂能,孝节尔谁及。”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自谦自己无法达到僧侣的境界,无论是文采还是孝顺节俭的品德,都难以与僧侣相比。这种谦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僧侣高尚品质的敬仰与向往。

最后,“却返旧山中,猿啼暮风急。”诗人想象僧侣返回山中的情景,山中猿猴的啼声与傍晚急促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这一场景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暗示了僧侣归隐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修行、慈悲、自然与超脱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