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忘漆室忧,莫救沙界痏
彷佛皮毛鲜,孰探古人髓。
我亦坐兹疾,默阒照非是。
束身云瘴乡,凡论悉掩耳。
梦不到伊傅,志惟高角绮。
人生驹过隙,鹿鹿何时已。
耽书夜不睡,省事日高起。
疏苧寒亦燠,硬菜苦犹美。
非忘漆室忧,莫救沙界痏。
生死不可料,何哉为泰否。
佛祖显云封,道源开岭趾。
谁云筑底邦,亶为通德里。
庐陵有可人,访梅一至此。
扣我理义关,无言但心只。
新篇发天趣,步骤古诗史。
穷通从所择,柔舌与刚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黻的作品,名为《和谭学士见寄》。从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首句“大道久磔裂,啾啾夸毗子”,借用“大道”这一概念表达了一种宏大的理想与追求,而“久磔裂”则暗示这种理想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接下来的“彷佛皮毛鲜,孰探古人髓”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中间部分“我亦坐兹疾,默阒照非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接受,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沉思。紧接着“束身云瘴乡,凡论悉掩耳”则更深一步地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淡漠。
后半部分“梦不到伊傅,志惟高角绮”,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理想追求的坚持,展现了诗人的执着与不懈追求。随后的“人生驹过隙,鹿鹿何时已”则是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末尾部分“佛祖显云封,道源开岭趾”,通过借用佛教和道家思想,强调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至高无上的主题。而“庐陵有可人,访梅一至此”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醇熟自然,意象丰富多彩,既有深刻的哲学思考,也不乏生动的艺术表现。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巧妙结合,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美感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