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出处:《洛阳早春》
唐 · 顾况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何地:何处。避:避开。
春愁:春天的愁绪。
忆:怀念。
一家:亲人。
千里外:千里之外。
百舌:鸟名,杜鹃。
五更头:清晨五更。
客路:旅途。
偏逢:恰好遇到。
乡山:家乡的山。
不入楼:无法看到。
故园:故乡。
桃李:桃花和李花。
伊水:古代河流名,在河南。
东流:向东流淌。
翻译
何处才能避开春天的愁绪,整年都怀念着过去的游历。亲人远在他乡千里之外,清晨五更时分鸟鸣声声唤起思乡之情。
旅途中偏偏遇到下雨,家乡的山峦却无法从高楼中看到。
故乡的桃花李花在月光下独自盛开,伊水依旧向东静静流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春愁与怀旧之情,诗人在春天里寻找避难之所,却终年思念往昔的游历。家庭远在千里之外,百般杂音在五更时分搅扰心神。旅途中常遇雨水,与故乡山川相隔,无缘踏入旧时楼阁。桃李盛开之月,伊河向东流去,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哀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寄托。
诗中使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强化了诗人的离愁与乡思。例如“一家千里外”与“百舌五更头”相对,既映射出空间上的隔绝,也凸显时间上的孤寂。而“故园桃李月”与“伊水向东流”则是对美好景象的描摹,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全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不失婉约,是唐代诗风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