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出处:《帝城秋望》
宋 · 寇准
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登临:登山或登高。王畿:古代指帝王的都城地区。
过雨:经过雨水洗涤。
逾:更加。
翠:绿色,形容山色青翠。
经霜:经历过霜冻。
渐稀:越来越少。
平原:广阔的平坦地区。
夕霭:傍晚的雾气。
宿禽:夜宿的鸟儿。
归:返回。
关河:河流和关隘,代指边关。
咏:吟诵。
式微:《诗经》中的篇名,表达失意或衰落之意。
翻译
秋天即将过去,我登高远望,千里之外是皇家都城。雨后山色更青翠,经过秋霜的菊花逐渐稀疏。
傍晚时分平原上雾气升起,高树上的鸟儿归巢。
遥望关河,心中不禁吟咏起古代的失意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的《帝城秋望》,描绘了秋季登高远眺京城的景象。首句"登临秋向尽",点明时令接近深秋,诗人登高所见之景即将结束。"千里见王畿",展现出广阔的视野,诗人遥望千里之外的都城区域。
"过雨山逾翠",一场秋雨过后,山色更加青翠,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经霜菊渐稀",则描绘了菊花在秋霜中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平原夕霭起",傍晚时分,平原上升起了薄雾,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高树宿禽归",高大的树木上,鸟儿归巢,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
最后,诗人以"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作结,望着远方的关河,不禁引发了对历史兴衰和自身境遇的感慨,暗寓壮志未酬的寂寥情绪,借古人《诗经·小雅·式微》的典故,表达了淡淡的哀愁和对盛世不再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