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膏饫蝼蚁,孰辨鲸与鯼
出处:《杂诗四十首》
元末明初 · 刘基
小鱼头如针,大鱼须如松。
小大各生育,孰私天地功。
坤灵发淫怒,溟海簸惊风。
大鱼食小鱼,陂池为之空。
陂空水亦竭,小大相噞喁。
但见灌莽间,颅骨成崆巃。
残膏饫蝼蚁,孰辨鲸与鯼。
小大各生育,孰私天地功。
坤灵发淫怒,溟海簸惊风。
大鱼食小鱼,陂池为之空。
陂空水亦竭,小大相噞喁。
但见灌莽间,颅骨成崆巃。
残膏饫蝼蚁,孰辨鲸与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海洋生态图景,通过小鱼和大鱼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和天地之功。"小鱼头如针,大鱼须如松"形象地刻画了两者体型的差异,"小大各生育,孰私天地功"则表达了对大自然公正无私的赞美。
接下来,诗人以"坤灵发淫怒,溟海簸惊风"象征大地母亲的愤怒引发海浪翻腾,暗示了大鱼捕食小鱼的场景,"陂池为之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食物链带来的影响。"陂空水亦竭,小大相噞喁"描述了生态失衡后的景象,池塘空荡,生物相互争斗。
最后,"但见灌莽间,颅骨成崆巃"描绘了小鱼被吞噬后只剩下骨骼的荒凉画面,"残膏饫蝼蚁,孰辨鲸与鯼"则揭示了生命的轮回,即使是大鱼的残骸也被微小生物所分食,难以分辨谁是谁非。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自然现象警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到万物共生共存的道理。刘基的笔触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