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
出处:《再酬杜倅两诗用前韵 其二》
宋 · 王洋
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
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
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
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
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
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
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
注释
珠玉:比喻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旌旗:古代用于指挥的旗帜,这里象征地位和影响力。
婉娩:形容景色温和、舒缓。
德人:品德高尚的人。
歌风:歌声与春风。
藏柳鸦儿:指春天柳树上新发的嫩叶吸引乌鸦学鸣。
牵率:带动,牵引。
健句:有力、精彩的诗句。
鸾声:鸾鸟的鸣叫声,古代常用来比喻优美的音乐。
央央:形容声音响亮、和谐。
翻译
昨日的珠玉已经光彩夺目,今日的旗帜再次独领风骚。景色和时节都显得柔和舒缓,有德之人的言辞也如同芬芳的香气。
春燕开始歌唱,柳树上的乌鸦模仿着涂上黄色,学着鸣叫。
我们的应答缺乏有力的诗句,只有鸾鸟的鸣声才恰如其分,和谐悠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再酬杜倅两诗用前韵(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才情和对友情的深沉表达。
"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盛会或聚会上的热闹气氛,珠玉争光、旌旗飘扬,显示出一种欢乐和繁华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场合的参与感受。
"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 这两句则是对周围环境和人物品德的描写,景色随季节变化而显得温柔宜人,人的言谈也如同花香般令人感到愉悦。
"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 这两句诗中,燕子和鸦儿分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它们或是在歌唱,或是在学习,这些形象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和自然美。
"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酬答之词虽不够完美,但在朋友之间的交流中,只要情感真挚,即便是简单的声音也能感动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人物和事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欢聚场合中的愉悦心情,以及他对友谊深厚的情感。